拥抱亚运富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特

通讯员夏俊华李潇鹏

记者骆炳浩

第19届亚运会将在明年9月举行,根据亚组委关于“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亚运赛事筹办指导方针,富阳区新建了水上运动中心、银湖体育中心两个竞赛场馆,改造提升了体育中心体育馆,届时将举办赛艇、皮划艇(静水和激流回旋)、射击、射箭、现代五项、女子篮球等竞赛项目。

为举办一届具有“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富阳区立足“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定位,秉承“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会理念,坚持“体制机制立在先,谋赛和谋城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基调,走出了一条具有富阳特色的亚运筹办之路,为打造一座具有“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特色的亚运之城奋楫笃行。

场馆建设:秉承办会理念,彰显富春山水

富阳的亚运场馆,在设计上讲究与富春山水相融、气质相符,在建设上讲究赛会要求、亚运标准,在利用上讲究数字赋能、面向未来,是展现“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直接载体。

突出绿色,契合办赛理念。富阳区的亚运场馆从设计开始,就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富阳水上运动中心采用弧线型结构,顶部采用观光式花园设计,屋顶作覆土回填后,种植欧石竹、百日草、月季等绿植,打造既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又颇具赛博朋克感的“空中花园”;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屋顶采用江南水乡民居风格的“人字形”曲线,场馆布设海绵和雨水回用设施,减少径流排放,用生性强健紫穗槐、马棘等植物营造绿色生态的边坡景观,努力打造“山水融合、步移景易”的生态场馆。

精心设计,彰显富阳山水。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和原创地,富阳在建馆之初,就致力于把《富春山居图》的元素融入到设计、工艺和应用中。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以《富春山居图》的山水形态为设计原型,以“山”为形,以“水”为韵,充分彰显富阳山水气质;富阳银湖体育中心把《富春山居图》设计到场馆外立面,以“百叶为笔、阳光为墨”,用3.4万余块百叶勾勒出一副灵动的富春山居图。

智慧应用,打造未来场馆。针对亚运赛事需求,综合考虑赛后利用,富阳区3个场馆从智慧场馆综合管理平台需求、智慧场馆运行的基础设施及场馆智慧安防需求三个方面,打好了智慧场馆建设的“基础战”。与此同时,富阳还引进了人脸识别设备、VR系统、“虚拟围墙”技术等智能化硬件和5G技术,实现了智慧硬件和智能软件的协同联结,构建了富阳特色的“智慧场馆”服务体系,打造了集优育竞技、观赛体验、媒体转播、全程服务、智慧安保等为一体的智能化体育场馆。

赛会保障:坚持“最高”标准,搭建“最优”体系

承办杭州亚运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浙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省委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富阳区坚持最高标准,构建全要素统筹赛事、全空间覆盖任务、全周期落实筹备、全过程传导压力的保障体系。

强化人员保障,打造过硬队伍。富阳区坚持最高标准、最强阵容、最优体系搭建场馆运行团队。目前,3个竞赛场馆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计划基本明确,场馆运行团队覆盖竞赛组织、场馆运行、医疗卫生、市场开发等19个业务领域,人员编配名,其中体制内人员名,志愿者名,合同商名。通过核心团队人员集中办公、亚组委各部室和场馆业务领域培训、测试赛赛事保障、日常赛事筹备等方式,磨合场馆团队,摸索办赛规律,提高团队能力。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富阳区围绕亚运城市行动和场馆侧建设,加快推进场馆周边“最后一公里”体验区建设,重点推进场馆周边市政园林、市容风貌、交通道路、标识体系、无障碍设施等建设。实施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大会战”,不断形成“三铁三高三快速”融杭交通和“七纵九横”城市畅通工程路网框架,为明年的亚运会、亚残运会创造顺畅有序的交通环境。

强化财物保障,提振运行“底气”。富阳区把落实经费保障作为支持杭州亚运会的有力举措,在预算场馆团队运行、测试赛和正赛保障资金需求的情况下,经区财政局审核、区政府审批,明确专项资金金额,根据赛事筹备资金需求及时补充调整,集中全区资源做好财物保障,制定出台《财务和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流程和财务档案留存。

氛围营造:强化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

成功的赛事,离不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富阳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赛事宣传体系,营造人人关心赛事、支持赛事、服务赛事的浓厚氛围。

发动媒体,聚焦亚运。富阳通过联合“一报两台”、建立亚运自媒体矩阵等方式方法,围绕“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亚运精神、富阳风采”等关键词,深入挖掘亚运事迹、亚运人物、亚运精神、公众参与、城市行动、亚运记忆,持续推出“富阳区亚运保障进行时”电视专栏和专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huibdffx.com/afhgx/427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