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化带,改造花园、街道,配备给水管网、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为完善镇区基础设施,提升镇区生活舒适度,今年,古浪县土门镇启动实施镇区风貌改造提升项目,全力打造形象良好、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新集镇,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土门镇将镇区风貌改造提升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做到“早部署、早设计、早动员、早施工”。目前,已完成外立面砂浆抹面平方米,土墙面抹泥平方米,砖墙面抹灰平方米,市场污水管道开挖米,安装50立方米化粪池1座,铺设给水管道米,安装路缘石米,栽植国槐、水蜡、海棠、金叶榆、百日草、月季等各类苗木花卉32万余株,绿化面积共计平方米。
“现在正在我们这里铺设污水管网,建成后我们的环境也就更好了。”看着一天天发生变化的周边环境,土门精品服装店负责人李梅花满是憧憬。
如今,土门镇镇区旧貌换新颜,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土门镇镇区风貌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的实施,可有力实现提升镇容镇貌,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承载能力的目标,将切实增强镇区服务周边、聚焦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土门镇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充分展现‘商埠重镇,人文土门’千年古镇的时代新姿。”土门镇武装部部长张学志说。
“村子环境好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日子一天天红火了。”土门镇王府营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子柏说。在镇区风貌改造提升的同时,土门镇双向发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大力抓好示范点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王府营村作为年乡村振兴示范点,对王上组、王下组、车院组、西城组和胡家边村巷道组、双丰组、胡庄组等7个自然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庄巷道干净整洁,文化特点得到有效发掘。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土门镇不断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注重做优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王府营村的辣椒基地,一棵棵嫩绿的幼苗在风中摇曳着,预示着产业必将兴旺。“今年我们王府营村实施乡振兴示范点建设,在做好村容村貌的同时,注重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种植多亩辣椒,为群众发展产业增添动力,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土门镇王府营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子柏介绍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玫瑰花作为一种香料及保健食品,有着十分开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土门镇宝塔寺村抢抓有力时机,借助政府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建设了玫瑰经济林示范点,提高了农户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今天我也采摘第三天了,我的玫瑰长的也好,剪着辛苦,但是我很高兴。”宝塔寺村村民周兰花正在采摘玫瑰花,汗水浸湿了衣领,但她还是掩饰不住的喜悦,“我种着两亩多的玫瑰,下来也有三、四千块钱,一年下来好着里,种着也将近十年了。”
乡村振兴谱新篇,产业为基厚底色。土门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持续推进镇区风貌改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抓紧抓牢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做活产业文章,全面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记者:鲁河山
原标题:《平畴沃野满目新乡村振兴绘就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