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玲
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党员干部群众正在奔小康的美好画卷上留下精彩一笔: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项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一座座蔬菜大棚呼之欲出……勤劳朴实的甘州人民勇立潮头、砥砺奋进,甘州大地处处展现出靓丽新姿。
祁连起风云,甘州涌碧波。今年以来,甘州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围绕市委“一屏四城五区”发展目标,按照区委立足“五大定位”、坚持“四业并举”、强化“双轮驱动”发展思路,坚持生态文明引领、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民生保障,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增效益,奋力打造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甘州样本”。
坚持项目为王
构建县域经济硬支撑
行走在甘州区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感受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发的建设场面: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酣,甘州区酥油口下库工程全面建成,甘州区40MW光储一体化项目并网发电,甘肃云鑫奶牛养殖场建成投用,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列出时间表、按下快进键,大力推动洽谈项目尽快落实、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完工项目达产达效,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跑出项目投资加速度已然成为甘州项目建设最靓底色。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是地方的潜力,也是实力。今年以来,甘州区努力克服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创新项目推进机制,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围绕工业突破谋划扩容增量项目,围绕农业倍增谋划延链补链项目,围绕文旅融合谋划提质增效项目,围绕扩大消费谋划服务提升项目,实现“天天谈项目、月月有开工”。
砥砺进取捷报传,奋发有为勇争先。年,甘州区扎实深入开展“抓项目、扩投资、赶进度、提效能”集中攻坚活动,谋划实施的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三个清单”投资项目开工建设项,5项省列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20项市列重点项目开工19项,甘肃云鑫奶牛养殖场、酥油口下库等15个项目建成投用,国网综服南滩千伏汇集站等36个项目有望年内完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与海螺集团、株洲中车、徐矿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达成意向项目48项,中能建张掖电化学储能、智慧农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等20多个链主企业项目落户,有效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农业优先
推动特色产业提质效
走进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育苗大棚内热火朝天。“可别小看这个育苗大棚,这里面是满满的科技感。”陈寨村党总支书记李永旭介绍,这座现代智能温控大棚里上有喷灌,下有滴灌,智能监测设备安装在地里,密切监测基地内空气温度和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辐射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会通过物联网传输到后台。农作物有了科技“保驾护航”,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新冬刚到,甘州区年玉米种子外调专列首发仪式在兰州货运中心张掖营业部举行。这批专列将在7天后到达吉林省太平川站,服务当地“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县域经济,产业是关键。年,甘州区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育集群、兴园区、创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围绕打造绿色蔬菜、奶牛肉牛、现代种业、特色种养、设施农业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现代畜牧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有机农产品产业园、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目前.95万亩粮食增产丰收,67.4万亩制种玉米实现产值35亿元,42万亩绿色蔬菜实现产值31.6亿元,设施农业实现产值20亿元,畜禽饲养量达.22万头只,实现产值57亿元。积极扶持前进牧业、祁连牧歌、甘肃云鑫、神农菇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布“甘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三品一标”产品91个,张掖肉牛和食用菌荣获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徐赵寨村(娃娃菜)入围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提升乡村颜值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
桃花红,杏花白,榆叶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这一幅恬静的田园山水画展现的就是甘州区靖安乡靖平村。这个昔日偏远破旧的小乡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华丽转身,惊艳了世人的目光。
同样,经过两年的建设,甘浚镇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基础设施、改善了集镇面貌、提升了集镇品位和整体形象,有效推动了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现在道路、绿化做得都比较好,水网、电网还有污水全部都入地改造了,现在环境比以前确实是好多了,生意比以前也好多了。”甘浚镇个体经营户曹国平说。
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得益于甘州区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甘州区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注重抓点带面、政策引导,示范创建、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推进“百村示范”建设,按照“抓规划、抓示范、抓整治、抓融合、抓投入”的思路,全面完成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沙井、党寨、大满等6个中心集镇改造提升基本完成,甘浚镇高家庄村、靖安乡靖平村等60个村完成改造提升,累计培育乡村示范点50多个。深入实施农业提质增效三年倍增行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革,统筹安排衔接资金1.93亿元,大力支持脱贫村持续发展种养产业和劳务产业,建成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个、示范性农机合作社52个,注册成立试点村集体公司9个,完成土地流转52万亩。
大力开展“三大革命”“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抓实抓细厕所革命、农村老旧房屋拆除、村庄整体风貌改善等工作,完成改厕座,拆除老旧房屋3院,建成自然村(组)道路公里,2个清洁村庄启动建设,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有序推进。
实施城市更新
打造宜居幸福家园
秋日的“又一园”里,落日余晖洒在古色古香的长廊上,前来散步锻炼身体的居民络绎不绝。“有这公园太好了,我们出门几百米就有锻炼身体的地方。”正在健身器材上压腿的蔺阿姨高兴地说。
谁能想到,原先的解放巷片区煤厂、煤房、旱厕、围墙、锅炉房、旧平房等杂乱分布,一度是脏乱差的“代表”。
同样受人夸赞的还有甘州区南大池片区。没了原来的围墙阻隔,27个停车位呈现出了小广场的模样。原来废弃的锅炉房,被一座小凉亭代替。四月份栽下的荷花吸引了周边的居民驻足,为不能远行的人构建出了理想的生活样本,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改出高颜值,造出新生活。城市更新,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