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星期六,上百名华中农业大学师生、华农附小的小学生,一起参加了该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依托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举办的第3期“三田科普”暨“小小农艺师”活动。师生们共上园林美学课,培植园林植物,美化“三田”教学环境。
据了解,早在本世纪初,华中农大就开设“三田”(科研田、试验田、丰产田)教学实习课程,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校传统“专业劳动课”一脉相承。
“平远如三、深远如之、高远如山。”园林美学科普课堂上,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教师李静波以“三远:作为空间感知的坐标”为主题,比较了东西美学、古今美学。生动活泼的讲解启发了大家的思考。
园林美学课结束后,进入“三田”劳动课程。华中农大植科院教师袁金展介绍了向日葵、矮生牵牛花、百日草等植物的播种方法、田间布局方式以及生长特性,激发了师生们对种植的探索兴趣。
在整地、施肥、播种、浇水等一系列有趣的农事操作过程中,师生们协同劳作,在“三田”基地的道路两侧种园林植物,不时传来劳动的欢歌笑语。播种完成后,师生们带着小朋友充分发挥想象,拿起画笔制作起一幅幅色彩鲜艳的认养牌,成为“三田”道路两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触摸初夏的田野,洒下花的种子,很期待牵牛花攀上栏杆,向日葵热烈绽放的日子,那时候一定会去看看。”本科生潘浩分享说。
“‘小小农艺师’活动理念将创新、科普和实践三合一,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华中农大人力资源部任超说,他的女儿任岳彤已经连续参加了三期“小小农艺师”活动,小朋友认为,每一期活动都给她带来了快乐和知识。
“我非常期待此类活动能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属于农业的种子。”华中农大植科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员耿甜动容的说道:“在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此类科普活动时,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
作者:陈志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乐明凯
本文来源: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