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燕子归宝贝系列作品八

开学第一周小宝的绘画主题是《春风燕子归》,老师解读一下绘画主题: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春天的使者——燕子如期而至,带来了春天的希望与祝福。桃花与燕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好朋友,希望小朋友们通过使用点、涂,撕、剪、贴的方式,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创作一幅具有春天气息、生机勃勃的作品。

春未暖,花已开。还来不及把棉袄干洗入库,一段段的春寒料峭,却又穿不起棉袄。只得每天里三层外三层穿一些稍微时髦点的衣服。小宝的棉袄让我依旧觉得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冷。绘画班里,看着小宝的作品,或许是对这个春天美好的期待。想想起来,燕子是什么样子,桃花是什么样子,她应该没有印象。或许她在描绘春天的时候,那可爱的微笑是最温暖的画面。每次看到燕子我总是想起那条田间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外婆家。我也不知道那土话叫“红花籽”的肥田的植物叫什么,我们都叫燕子花。到了这个季节,稻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周末去外婆家的路上随处可见,燕子花盛开的时候,粉红的小碎花一朵一朵,却远远不及那嫩绿的密密麻麻的铺满整个稻田吸引人。丢下书包打个滚,看着蓝蓝的天空里,飘着几朵白云。我不知道那时候我在想些什么?或许是第二天周末可以钓龙虾还是钓小鱼,或许是外婆做了什么饭菜在等我。一路上还可以摘一把野芹菜或者豌豆熟了的时候可以摘一些炒韭菜。这个年代的小宝,没有住得这么近的外婆家,也没有体会过在那春暖花开的放学路上,看到这么一大片绿色,然后打个滚,把书包丢得好高好高。幼儿园里排着队,等爸爸下班来接。每次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哎呀,爸爸你怎么又迟到啦!其实没有责备,然后自己爬上车。开始叽叽喳喳的描绘幼儿园的事情,我心不在焉地听着,音响里循环着那些听不懂的粤语歌,然后一次次被“爸爸”这个称呼打断思维,问一些小宝感兴趣的问题。不是童年无趣了,只是成年人对于童年的回忆与现实的孩子永远不在同一个维度了。散步走过花海里那条小路,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油菜花遮住。沿着水沟,走到了外婆的坟前。兰花在地面上种了一个圈,那是埋骨灰的地方。景区美化,严禁葬墓。外婆生前交代,不想离开家,于是葬在了门前。只是平整得如菜地一般,哥哥怕后人忘记了,种了一圈兰花。没有了外婆,去外婆家的那条小路,那些绿油油的记忆都没有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远哥回来还在我们小时候钓鱼的那条电排沟里钓了几天鱼,我没有去,不知道他是否会想起小时候那些钓鱼的日子。一眨眼,三十几了,各奔东西的年纪,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失去了寻找快乐与回忆快乐的闲情逸致。现在看着一起长大的这些小伙伴都在四处漂泊,扛着生活的重担离乡背井。孩子们都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妈妈。突然觉得小时候那种放学归来,给爸妈做好饭菜等着母亲回家,夜幕降临,听着远处传来的拖拉机声音,知道是父亲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听着爸妈讲一些身边的琐碎,那些人那些事。于是,我们体会到了母亲的唠唠叨叨,体会到了父亲的威严。从小,这样的人格心理塑造是健全的,于是快乐有度,不会调皮捣蛋,不能肆意妄为。

我走了很远的路,然后奔跑起来。风在耳畔划过,我看着地平线的方向,一直跑过去,太阳渐渐下山了,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路灯的光芒里。忽然发现,原来周围都是陌生人。我摇下车窗,漫无目的地走过每一条熟悉的街道,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体会着朋友说过的那句话:“十几年前,我每次下班回家,疲惫不堪,看着路上的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看着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我在想,为什么这么多房子,却没有一间属于我,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个属于我的另一半。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要努力工作,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完成我的一个个目标”。

是的,生活从来不亏待有梦想的人。活得洒脱的人,四季更换是地理学知识,无关乎心情。春暖花开只是告诉我们,可以脱下棉袄了,不会冷了。不是告诉你这世间的欢喜更不是引起你无谓的悲伤。所以,我们很多时间在告诉孩子春天的意义,就像小学的时候开始写作文就硬是要赋予一定的情感一样。于是,我们养成了一种坏习惯,看到这些美景,也喜欢感叹。小朋友的世界很简单,老师说燕子是一种可爱的候鸟,冬天是南方过冬。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桃花也开了,到处鸟语花香。至于燕子是怎样的,花儿到底香不香都是以后的事。

那如米一般大小的花朵,也何尝不是生命的绽放。雨中,我走了一段路,细雨模糊了眼镜。在校园里撒下一大片百日草的种子,期待这个季节的花开满园。怀着对美好的期待,我告诉自己:日子是过以后的,所以往前走。

杨小龙

感恩有你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nhuibdffx.com/afhzp/104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