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医生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一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城市地图。科尔森·怀特黑德在《纽约巨像》里有一段话:“我们一会儿搬到这儿,一会儿搬到那儿,积攒出许多属于自己的街区,在奔波中一点点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你时常驻足的报刊亭,最喜欢去的饭店,常常光顾的电影院,每天出没的地铁站,熟识的理发店,这些总有一天会被你的新住处附近的一切取而代之,它们叠加起来成了你的记忆。不知不觉间,你建起了自己的城市。”我是在去年搬来了长宁区。住的地方,有了个开放阳台,现在被我堆满了植物。这个我们后面说。周边社区,刚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感觉咖啡馆不多,但后来发现了别的好。先是汤包馆和电影院。汤包要堂吃才好吃。那阵子我每天会起个大早,赶去店里吃。这附近有好些个不错的汤包馆,最出名的是那家法华汤包馆,在一个居民楼里,价格公道,汤包美味,店员亲切,我心想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还没扩大门面,结果今年年后,还真的就换了地方,就在原址的街对面,店面大了许多。电影院,则是上海影城。我通常都是选工作日的上午场,去CINITY影厅,于是常常是“包场”。我也不挑电影,碰到好看的,就看下去,不好看,就在座位上睡个“回笼觉”。在电影院睡觉是很香的,只要不打扰别人。接着是两只狗。有一只后腿受过伤,架了副轮子,但每次碰到,它的心情看起来都不错,走路飞快,滴溜滴溜。遛它的是个老爷子,有次我问,小狗几岁了。老爷子没理我,走了几步远,又回过头,比划了一下,“九岁”,很大声。另一只,是在定西路的蛋卷店门口碰到的。遛它的阿姨告诉我,它天天要吃蛋卷,不买就不走。渐渐地,我对周边的街区开始熟悉,也建立了自己的街区地图。二我后来散步的路线通常有三条。一条是上面提到的,影城方向,看完电影,去幸福里转一转,那边可以买买面包,还有个小书店;一条是往愚园路方向,那边咖啡馆多,可以猫一个下午,傍晚了去中山公园,一路又走到上生新所的茑屋,买点书;还有一条是长宁来福士方向,我通常会傍晚出去,经过天山公园溜达一下,到了来福士吃吃喝喝,晚上折返回来,路过育音堂,看个演出。gaga鲜语,就是在最后这条路线上。这是个在深圳创立的精品休闲餐饮品牌,专注于创意融合的高品质健康饮食,今年已进入了它的第十二年。gaga鲜语在长宁来福士的店是个很舒服的地方。说起来,长宁来福士广场还曾是张爱玲的母校圣玛利亚女校所在之处,她是在那里得到了启蒙,走上了文学之路。圣玛利亚女校旧址在前几年得到了修复,如今,包括百年钟楼在内的几栋古建筑,都依照学校建成之初的旧貌,重新设计建造。gaga鲜语就占据了其中的一栋小楼,上下两层,门前还有几片草坪。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坐在户外,有微风的日子很舒服。或者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可以去二楼。找个靠窗的座位,去看光影的流动。但当然别忘了点些吃喝。gaga鲜语有固定的餐饮,“鲜果茶”和新式茶饮是他们的特色,同时还提供全日的早午餐、沙拉、意面、甜品,等等。而在不同的时节,也会有新鲜出炉的菜单。今年春天,冰博克和gaga鲜语有了个联动活动,「奶味唤醒元气生活」,一下推出了五款冰博克饮品。我上个月去充当的角色,有点像是“试菜员”,所以得以把这五款饮品都试了一下。我相信喜欢泡咖啡馆和茶饮店的肯定早就注意到了,不知道什么开始,咖啡店里点"dirty",靠谱的店员都会主动问你,要不要用冰博克做。这个冰博克,是必如食品旗下的提纯浓缩牛奶品牌。它的质感醇厚,有天然的芝士口感,自带乳糖的甜味和一丝矿物质的咸香,而且原料只有生牛乳,无任何添加剂。「奶味唤醒元气生活」里推出的五款饮品,都用了冰博克。瞧,就是这五杯。而这是笑到模糊的我,在乐呵呵地把它们搬上搬下。在店里的时候,我顺手拍了下店员做冰博克dirty的过程。其要点是,让espresso直接萃在冰博克牛奶上。这样一来,espresso表层的深红褐色crema泡沫就不会被破坏。由于espresso和冰博克的密度和温度差,就会形成好看的对流分层,看起来像是会流动的大理石斑纹。喝冰博克dirty也有一点小建议。无需搅拌,到手之后马上分作三大口喝。第一口,品尝上层的espresso咖啡本身浓郁的香气和风味;第二口,感受热咖啡和冰博克之间“冰火两重天”的交融;第三口,则继续品尝冰博克的甘甜和醇厚。在“试菜”的时候,冰博克dirty我接连点了两次,而另外那四款饮品也是各有千秋。杨枝甘露,清凉可口,毫不甜腻;黑糖仙草大红袍,入口丝滑,口味细腻;龙井鲜奶茶,醇香沁鼻,让人神清气爽;冰博克拿铁,顺滑甜蜜,奶香醇厚。我本想着之后散步的时候再多去几次这个,但正如大家所知,没多久,上海就不能堂食了。三浦西是从1号开始封控的,而我是从3月20号左右就不出门了,到今天接近三个礼拜。相比很多人我算幸运的。小区目前比较平静,我自己一个人,生活必需品也好打发,就是每次测核酸或者抗原之后,会祷告祷告。“千万要健康,我不能出事,我保护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家里两只猫。”我也有点庆幸自己现在的状态跟武汉疫情那时候不太一样。那会儿每天很焦虑,一直看手机,但实际上除了不断转发那些求助信息之外,也做不了什么,于是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自己的健康也出了问题。最近这些日子,我依然在